Hyundai Bioscience启动CP-COV03Ⅱ期临床给药试验
通过“清除病毒”机制,阻断全球疫情大流行
有望扭转“依靠疫苗”的抗疫路线
韩国首尔2022年5月12日 /美通社/ -- 针对所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广谱抗病毒即将问世。与针对特定病毒的传统抗病毒药物不同,这款由韩国自行研发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清除病毒”创新机制,能够适用于所有病毒,其有效性若能通过临床试验得以证实,将有望谱写世界抗病毒药物史的崭新篇章。
Hyundai Bioscience公司11日表示,CP-COV03是一种能够适用于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各种病毒广谱病毒治疗药物。公司已招募参与给药试验的新冠病毒确诊患者,进入了抗病毒口服药候选物质CP-COV03的Ⅱ期临床试验。
CP-COV03是一种创新型广谱抗病毒药物。其药理作用是,当病毒侵入细胞时,细胞能够识别这一异物,并自行启动“自噬(autophagy)”作用,将所有的病毒清除。
如果CP-COV03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性能在此次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就会诞生世界上第一款能够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体、流感、肝炎、艾滋病、埃博拉、疱疹等所有困扰人类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备受科学界的瞩目。从这一点来看,此次CP-COV03的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结果,将有望成为宣告广谱抗病毒剂诞生的“胜利号角”。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适用抑制特定病毒复制作用机制,药物的毒性给服药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长期服用时还会产生病毒耐药性等问题。与此相比,CP-COV03的药效以细胞为靶向,具有新概念抗病毒药物特征,摆脱了现有抗病毒药物的各种缺点。
本次CP-COV03的临床试验旨在推出“全球第一款广谱抗病毒药”,在很多方面都与1941年进行的青霉素人体功效试验十分相似,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度关注。青霉素是全球首款广谱抗生素,其药理机制是,细菌感染时,青霉菌为了生存会产生能生一种抗菌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最终杀死细菌。青霉素的诞生让人类摆脱了对细菌的恐惧。
Hyundai Bioscience相关人士自信地表示:“发现杀死细菌的机制后,人类找到了发挥相关作用机制的物质,由此诞生了二十世纪的救命神药 -- 青霉素。CP-COV03具有自噬清除病毒机制,它将像青霉素一样成为病毒领域的首款广谱药物。”
CP-COV03若能成为第一款广谱抗病毒药,日后患者感染病毒后,就可以通过广谱治疗药物处方,迅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甚至还能切断病毒的全球大流行。这样一来,应对病毒集体感染时,最先采用依赖疫苗的现行病毒应对路线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资料>
让人类战胜细菌的二十世纪救命神药 -- 青霉素
广谱抗生素“青霉素”的开发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医学领域的十大事件之一。1928年,苏格兰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青霉菌中偶然发现了青霉素,随后他启动了抗菌剂研发工作,但却以失败告终。此后,英国牛津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恩斯特·链通过后续研究,最终于1942年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抗生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细菌性肺炎导致人口死亡率高达18%,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青霉素却将死亡率大幅降低至1%以下。
青霉素是微生物“青霉菌”在受到细菌攻击时为了生存而产生一种抗生素,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最终起到杀菌的作用。当时人们阐明了杀死细菌的作用机制,也找到了能够发挥这种机制的物质,由此诞生了二十世纪的救命神药 -- 青霉素。除葡萄球菌外,青霉素对链球菌、脑膜炎菌、淋病菌、白喉杆菌等广谱细菌性感染疾病具有抗菌效果,让人类摆脱了对细菌的恐惧。
通过这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人类战胜了细菌,但却在攻克主要病毒感染疾病领域,迄今未能研发出一款像青霉素一样可靠的广谱治疗药物。因为人类至今未能找到,像青霉素能够消灭各种细菌一样能够清除各种不同种类病毒的机制,也未能找到具有这种药理作用的物质。
杀死病毒的细胞“自噬”
人体细胞具有将内部不必要的蛋白质降解和回收利用的特点,这就是细胞的“自噬(autophagy)”作用。细胞通过这种自噬作用保护自己免受细菌或病毒的攻击,可以说是一种免疫作用。
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科学家们发现细胞内有分解物质的细胞器。此后,197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者比利时科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发现这些细胞器能够分解细胞内不必要的成分,便将这一过程命名为“自噬(autophagy)”。另外,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也因发现对自噬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于2016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据悉,含有蛋白质的病毒在侵入宿主细胞时,会抑制细胞进行自噬,以防被自噬分解。但科学界通过各种研究和实验,最终发现氯硝柳胺具有促进细胞自噬的药理作用。
CP-COV03主要成分是“氯硝柳胺”?
CP-COV03的主要成分氯胺酮是1958年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药物, 由于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注射量与生物吸收药物量的比值)较低,多年间一直被用作寄生虫药。2000年以来,多个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该药物对非典(2004年,台湾地区国防大学)、丙型肝炎(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疱疹和流感(2012年,瑞士苏黎世大学)、埃博拉(2015年,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寨卡(2016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艾滋病(2019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中东呼吸综合征(2019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波恩大学)、新型冠状病毒(2021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波恩大学 )等多种病毒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