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中国走上了国际优势产能互补,合作共赢共享经济发展新道路。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发展格局中处于引领地位的一支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国际共享发展的新模式初步形成。
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现状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发展战略实现顺利对接,2014年至2016年,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合计145.3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初步形成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体系。
从产能合作方式来看,我国企业积极探索开展“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的合作新模式。产能合作大部分采用EP(设计—采购)、EPC(设计—采购—建设)、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PPP(公私合营),并购和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2017年5月投资38亿美元的首条海外全中国标准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正式通车;中企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实施的最大单体工程承包项目——乌兹别克斯坦聚氯乙烯项目;中国与塞尔维亚经济合作典范——河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案等。我国企业在继续发挥传统承包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方式日益多样化,推进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的产能合作,实现国际共享发展双赢乃至多赢。
从产能结构视角来看,目前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模式形成了贸易的双向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主溢出板块和主受益板块。“双向溢出板块”中的21个成员都是掌握一定优质产能和优势产能的核心要素国家,该板块对于板块内外的国家,通过优势产能合作,能够发挥优势产能,消化富余产能,构成贸易双向溢出效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约旦等16个国家则属于“主溢出板块”,这些国家主要以发出贸易为主,也就是优质产能或优势产能输出为主;“经纪人板块”主要包括俄罗斯、克罗地亚、以色列等20个国家,他们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中间地带,在国际产能合作中担任了“中介”角色;“主受益板块”的8个国家中,如缅甸、老挝、文莱、柬埔寨等虽然有优势产能,但由于富余产能显著,其国际产能合作贸易参与度较低,参与性约束条件凸显。
大量富余优势产能是中国开展对外产能合作的产业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有助于中国立体推进对外产能合作。中国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既有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工程机械、电解铝等传统产业的产能合作,也有多晶硅、光伏电池、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产能的合作,还有对外开展铁路、公路、航空、电网、电信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优化产能合作完善共享发展新模式
中国企业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相当数量的企业已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产能合作中发挥了生产经营、工程现场管理、劳动力培训、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大量的优质产能和完备的新兴产业体系为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目前,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共享发展模式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从产品输出向产能输出转变是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共赢的“新载体”;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转变是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共赢的“新引擎”;从需求平衡向供给侧的改革转变是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发展转变是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共赢的“新动能”。
未来,产能合作与共享发展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建立优势产能子群内部互动模式。主要是确认优势产能每个新区域的交往模式。通过优势产能的长期发展,不同区域形成各自的交往模式,有的以产能合作双边关系为主,有的则多边互动频繁,并呈现出优势产能一体化趋势。如在东北亚、蒙古国作为过渡在中俄两国之间搭建桥梁,三者共同构成了优势产能互补的以能源矿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产能合作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在东南亚,各国在激励相容条件下致力于打造以东盟为载体的多元一体化,能源产能合作则为东南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广阔共享发展空间。在中亚,以哈萨克斯坦为战略支点,油气、矿产和旅游资源成为中亚参与一带一路的优势资源。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都是国际产能合作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本身区域内国家间产能合作就频繁,推动优势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不仅可以缓解富余、过剩的供需矛盾,也能推动投资目的国共同发展,带来良好的综合效应。
建立优质产能子群间互动模式。在全球一体化时代,优质产能合作常常超越区域范围,各国在激励相容的条件下,对外国际产能合作主要是与周边大国、地区性大国乃至全球性大国之间展开的。因此,在分析优质产能合作共享发展互动模式时,要关注子群之间的互动。这一方面是源于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区域内部产能合作关系会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出于一带一路国际共享发展的考量,需要加强区域之间优质产能合作与联通。
当前,优质产能合作能够对境外区域产生影响的国家主要是全球性或地区性大国,他们拥有雄厚的优质资源,并通过优质资源转化为优质产能。例如,中东欧的国家与德国的产能合作比重较大,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产能合作紧密,在东南亚地区则可看到日本、韩国的优质产能合作。中国在借助一带一路积极输出优质产能和富余产能,积极提升其优质产能占有率,实现国际发展共享。
建立优质产能和优势产能之间的联动模式。国际共享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产能和优势产能功能的发挥。优质产能相较优势产能而言,对国际贸易板块的形成作用力更大。优质产能和优势产能共同构成对贸易板块的联动效应,形成联动模式。一带一路沿线有64个国家,这些国家中有优质产能、优势产能,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消化过剩产能,并通过高端技术转化为优质产能,形成国际贸易板块功能差异,让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共享效应。
总之,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国际共享发展新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只有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总目标,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为指导,充分发挥优质产能和优势产能在国际产能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完成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