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厦门 -> 正文

厦门港对标世界一流 打造国际中转港

时间: 2018-02-05 22:02:56 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2017年岁末,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个千万标箱强港。

  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顺彬表示,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厦门港将紧紧抓住打造国家级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机遇,在建设“一带一路”支点港中打头阵,对标国际先进,积极打造国际中转港,有力提高中转箱占比;加快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全球航线船舶服务能力;加快绿色港口发展步伐,积极推动新技术、新设备在港口的应用。

  A、集装箱年吞吐量破千万

  2017年12月20日,随着一个挂有“厦门港2017年第10000000标箱”的集装箱被稳稳吊起,靠泊在厦门嵩屿集装箱码头的两艘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地中海阿尔泰号”和“马士基恩塞纳达号”汽笛长鸣,厦门港迎来了34年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成为年吞吐量达1000万标箱的国际大港,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首个千万标箱强港。目前,集装箱吞吐量列全国第7、全球第15位的厦门港,世界排名将进一步提升。

  在回顾厦门港3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一位老港务集团员工发出由衷地感叹,“在每一个重要节点上,厦门港都大胆创新,把握住了每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1983年,厦门港集装箱业务伴随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而生。34年来,厦门港不断投入巨资建设深水航道、深水码头这“两深工程”,集装箱业务从东渡一期的1万吨级泊位,一直发展到如今的海沧港区20万吨级泊位;主航道已完成第四期扩建,可满足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24小时进出;海沧港区嵩屿集装箱码头也一跃成为全球目前接卸能力最强的码头之一。集装箱码头先进机械设备林立,辅以智能化、信息化技术革新,单船每小时作业效率达120标箱以上,率先实施船舶操作效率服务承诺。

  “1983年,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不足4000标箱,经过17年,到2000年,厦门港成为百万港口;如今又过了17年,厦门港实现了从‘百’到‘千’的第二次飞跃。”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感叹道。

  目前,厦门港正稳步拓展集装箱航线。2017年开通了厦门—汕头—蛇口集装箱班轮航线,增加厦门至福州、汕头航班密度,澳洲航线和地中海航线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11月,厦门港共有集装箱航线135条,其中国际航线79条、海丝核心区航线42条,通达五大洲所有重要港口,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以及金砖国家经贸往来的“先行官”。

  同时,他们还推进了“海丝”与“陆丝”无缝对接。开通中俄班列、中欧班列西安线、厦门—汉堡直通线和厦门(前场)—赣州(南康)木材海铁联运专列,东南亚海运货物通过班列直达欧洲;赣州陆地港正式揭牌,厦门港覆盖闽赣两省的物流网络初步建成;延伸港口腹地,与长春国际陆地港、潮州货运码头开展战略合作。

  在港口的带动下,厦门不仅成为全球航运物流的重要节点,也一跃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B、打造绿色智慧港口

  2017年,厦门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自贸片区”战略布局,强力推进港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落实“放管服”和“降成本、优环境、补短板、提效率”等系列措施,打造国际一流港口营商环境,实现港口生产逆势上扬——

  航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推动东渡港区集装箱运输功能逐步向海沧港区、翔安港区转移。厦门港主航道四期工程提前交工使用,20万吨集装箱船可以更加高效靠泊海沧港区,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重点推动刘五店集装箱码头工程和港口支持系统工程的开发建设工作,增强通航保障能力。

  降费奖励优惠政策有效落实。进一步降低港航企业负担,免除或减免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引航费共计6000余万元。

  服务措施有效提升。在全国率先实施集装箱船舶直靠保障、作业效率保障、拖车进出场效率保障等多项服务承诺,集装箱承运人满意度指数排名全国第二;在海关、国检、边检、海事等口岸单位的支持下,厦门港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一站式服务实现通关环节从“让企业跑”到“让网络跑”的转变。

  此外,厦门港着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要让船舶使用岸电,港口的接岸电点建设得先行。主动作为对标国家要求,率先布局出台《厦门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管理办法》,嵩屿、海润、海天、远海码头共10个集装箱泊位完成岸电改造,占全港50%。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万吨,氮氧化物、硫氧化物、PM2.5等有害污染物300多吨。

  2017年10月22日,《厦门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管理暂行办法》下发,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可以得到每千瓦时电1.05—0.80元的港口供电服务奖励,这成为厦门港继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个生动案例和写照。

  根据《厦门港绿色港口“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厦门港将投入两亿多元,建设16套高压船舶岸电设施,基本覆盖厦门港全部的集装箱码头。下一步,厦门港将加快邮轮码头和两岸客货滚装运输船舶“中远之星”轮开展岸电技术攻关,同时,港口部门将在已经出台靠泊船舶使用岸电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推动靠泊船舶岸电更大范围地使用,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打造绿色码头的同时,厦门港还插上智慧的翅膀,信息化建设令人瞩目。国内首创、国际一流的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上线运行,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港航业务的融合渗透,实现港口物流信息服务的及时、全程、可视,提升港航协同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厦门航运中心的航运要素集聚;口岸通关时间缩短40%,报关率达98%,报检率达100%,均为全国最高;“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智慧物流平台示范工程”已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十三五”智慧港口项目。

  C、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港口,是发展国际友好往来、开展国际经济贸易、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前哨,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和载体。在推动港口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多式联运等新兴业态发展,使厦门港在建设“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厦门港在扩大双向开放、发展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诸多政策均赋予厦门港先行先试的使命。

  目前,厦门港正在积极着手开展推进自由贸易港的相关工作,争取相关政策尽早落地。配合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境内关外”条件下港航企业运营新模式,用足用好自贸区政策,鼓励船公司在自贸区范围内开展“整船换载”“沿海捎带”业务;支持厦门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建设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此外,厦门港将继续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重点项目28个,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7个,新增综合货物通过能力2708万吨。

  在探索推动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同时,厦门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国际枢纽港建设,积极打造国际中转港,提高中转箱量占比;推进海铁联运及中欧(厦门)班列市场开拓,强化辐射牵引作用。推动物流通道建设,推进远海集装箱码头铁路支线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无缝对接陆海枢纽城市。推动厦门港航运物流总部经济项目落地,贯彻落实省市港航扶持政策,吸引航商入驻,为厦门港航企业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拓展与国际友好港合作,形成区域优势,力争开辟1—2条新航线。扶持晋江、龙岩、吉安、三明、赣州等内陆无水港建设,加大力度拓展内陆货源腹地。

  “厦门港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港航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进一步发挥厦漳港口整合优势,全方位推动同港同策;以建设‘交通强国’为导向,巩固‘千万标箱’强港地位,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全面推进‘一带一路’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吴顺彬如是说。